淡水魚柱狀病(Columnaris Disease)之研究

龍門水產服務專欄 - 淡水魚柱狀病(Columnaris Disease)之研究
        柱狀病為本省夏日高水溫期時,一種常見的魚類疾病,主要發生於鰻魚、鱒魚等養殖淡水魚類,其他一些半鹽水的養殖魚類或海水魚亦會發生感染。柱狀病病原菌主要侵犯鰓組織及體表的上皮組織,引起爛鰓病或爛尾病。
病  因
        病原菌為一種滑走細菌(粘液性細菌)─Flexibacter columnaris(或稱Cytophaga columnaris),為不分枝細絲狀的長桿菌,革蘭氏染色為陰性,能滑行運動。不易分離培養,需使用Cytophaga media為初次分離的培養基。
        具4種不同的血清型,病原性因血清型的不同有強弱之分,強毒株多半侵犯鰓組織,可能會在1~2天內就造成魚類死亡,弱毒株多半侵犯體表皮膚組織,造成爛鰭爛尾的病變。
        柱狀病病原菌為一種常在的條件性病原菌,當高水溫期,水質不良,魚體受傷或健康狀況不佳時常會爆發感染。於10℃以下時感染情形較輕微而不明顯,於18℃以上時才會爆發大量的感染。菌體在上皮組織上會集合呈一種特殊的圓柱狀構造物,故稱之為柱狀病。
症  狀
        1.初期症狀不明顯,於口、唇、頭部、鰓蓋或鰭邊緣等受傷部位,粘液分泌增多,形成白色或灰白色的斑點。隨著病程的進行,粘液繼續增厚,形成乳白色或灰白色的絨毛狀病變,與水黴的感染類似,故又稱棉絲病(Cotton-woll disease)或口黴病(mouth-fungus)。
        2.鰓部被感染時,先在鰓絲的末端出現褪色的病變區,上皮細胞會增生,使鰓絲發生壞死溶解的現象。
        3.鰭部感染時,初在鰭的末端出現壞死病變,漸沿鰭條下降,蔓延魚鰭基部的皮膚組織,逐漸擴大,病變部呈灰白色,漸潰爛壞死,嚴重時鰭的組織皆溶解壞死,只剩鰭條裸露。
        4.皮膚的病變初為小而圓形的白斑,漸擴大,中間呈灰藍色,周圍則呈紅色的瘀斑病變,壞死組織會脫落呈不規則的污物附著於皮膚上。
診  斷
      1.由體表、皮膚、鰭及鰓的特殊病變做初步診斷。
        2.刮取病變組織或剪取鰓、鰭病變組織,做成壓片以顯微鏡檢查,觀察柱狀形的特殊病變。
        3.抹片染色,檢查細長狀呈革蘭氏陰性染色的長桿菌。
        4.細菌分離與血清學鑑定。
治  療
       1.綠淨(AV-70):1~2ppm長期藥浴。
        2.富來頓(Furazolidone):2~3ppm長期藥浴。
預  防
      1.避免放養密度過高。
        2.增強水流循環與打氣。
        3.定期使用「可保淨」,分解池底累積排泄物與殘餌,改善水質環境,防止水質惡化。
        4.搬運或移池時小心操作,減少魚體受傷。移池後並以富來頓等藥劑消毒,防止細菌侵入傷口引起發炎。
        5.定期消毒,每個月消毒1~2次,視狀況而定,防止池中常在菌大量滋生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1)綠淨(AV-70):1ppm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2)愛得靈200(I-200):1~2ppm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3)安可(VANTOL-CL):0.5~1ppm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飼料營養雜誌(p.111~112)-龍門水產提供.九二年第七期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線上msn

技術提供:Blogger.
 
Design by BloggerThemes